病鳗在水中上下乱窜、打转狂游,张口;肌肉痉挛,在胸部有明显擦伤,严重时可见穿孔;肝脏肿大。
病鳗在水中上下乱窜、打转狂游,张口;肌肉痉挛,在胸部有明显擦伤,严重时可见穿孔;肝脏肿大。
鳗冠状病毒或鳗冠状病毒样病毒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是我国欧洲鳗养殖的难题之一,从1995年我国引进这种鱼以来,广东、福建等省的鳗鱼场都有发病。各种规格的鳗鱼包括白仔至幼、成鳗期均可发生此病,当年鳗和2龄鳗均易发病死亡。池塘病鳗死亡率为60-70%,严重者可达100%。流行季节为4-10月,7~8月为发病高峰,呈爆发性流行。在同一池塘中往往大个体鳗鱼先死,最后能存活下来的都是小个体鳗鱼。该病从开始发病到高峰约7d,发病到死亡约15d。另有报道认为,病毒可能在大脑内大量复制,引起脑细胞肿胀坏死,诱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鱼呈兴奋状的“狂游症”。
出现异常抢食,以后为不摄食、离群、上下乱窜、旋转式游动,或侧游,或在水面呈挣扎状急游片刻后沉入水中,再上浮挣扎状游动,张口,呼吸困难,最后无力堆聚集在排污口周围,呈极度虚弱状,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病鱼体表黏液脱落,徒手能捞起,嘴张开,不久后便死亡。病鳗背部肌肉痉挛,躯体扭曲,鳍和胸部充血,肝脏肿大,肝、肾和心脏的病变严重。
本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 (1)不引进发病区的苗种。 (2)生石灰彻底清塘。 (3)鱼种下塘前使用金典进行药浴,时间为10分钟到30分钟。 (4)定期使用肝胆利康散+多种维生素进行拌料,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毒能力。 (5)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强氯精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