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自然宿主仅见于赤鲈和虹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申报的疾病。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自然宿主仅见于赤鲈和虹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申报的疾病。
由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三种相似的病毒引起: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EHNV)、欧洲鲇鱼病毒(European sheatfish virus,ESV)和欧洲鮰鱼病毒(European catfish virus,ECV)。
主要危害河鲈、欧鲇和鮰鱼,引起全身性疾病。
濒死的虹鳟鱼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有时运动失调;腹部因腹腔积水而膨胀;肾脾肿胀,肝上偶有苍白坏死灶;腮组织水肿,偶有坏死灶;鱼鳔壁充血、水肿、坏死;心脏发生急性心肌炎,并出现坏死,可明显看到心室内(和全身血管内)坏死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肝脏坏死灶周围的肝细胞胞浆内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的嗜碱性包涵体,有时在肾或脾的细胞里也有包涵体;胰腺、甲状腺、伪腮、胸腺、胃肠小囊上皮细胞的坏死灶少见。
严格检疫制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彻底消毒;培育无病毒鱼种;保持良好水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