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渔病分类

您最近浏览过的渔病

斜管虫
收藏 分享

为鲤斜管虫寄生而引起的。虫体有背腹之分,背部稍隆起。腹面观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左面有9条纤毛线,右面有7条,每条纤毛线上长着一律的纤毛。腹面中部有一条喇叭状口管。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目录

01. 渔病概述

为鲤斜管虫寄生而引起的。虫体有背腹之分,背部稍隆起。腹面观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左面有9条纤毛线,右面有7条,每条纤毛线上长着一律的纤毛。腹面中部有一条喇叭状口管。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02. 病原

斜管虫

03. 流行病学

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 流行于春、秋季节,繁殖适温为12-18℃,当水温低至2℃时也还能繁殖,有时当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时也还能大量繁殖。当环境不良时可形成胞囊,为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的疾病之一。

04. 临床症状

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少量寄生时对寄主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上有大量粘液,鱼体与实物磨擦,表皮发炎、坏死脱落,呼吸困难而死。

05. 诊断鉴别

06. 病理变化

07. 防治措施

【预防】 (1)彻底清塘。 (2)定期使用硫酸铜或者是硫酸铜:硫酸亚铁(5:2),每亩不要超过1斤。 【防控建议】 (1)使用硫酸铜或者是硫酸铜:硫酸亚铁(5:2),每亩不要超过1斤。 (2)全池泼洒苦参末,连续下药2到3次,每次间隔2天左右。 (3)待虫体脱落后泼洒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等消毒剂,防止细菌继发性感染。

快速提问
身份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