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蛙腹水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时较易发生此病。
引发蛙腹水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时较易发生此病。
嗜水气单胞菌
该病主要危害蝌蚪,多发于春夏季(5-9月),水温20℃以上,有很强的传染性,蝌蚪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通常为3-5天,个别池在一周内蝌蚪全部病死。
蝌蚪腹部膨胀,严重腹水是此病的主要病症。 解剖可见肠内充气,后肠近肛门处时有结节状阻塞物,肝、胆等无明显变化。蝌蚪活动明显减弱,食量减少。患病蛙懒动厌食、体表无明显症状,但腹部膨胀,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腹水呈淡黄色或红色,肠胃均发红、充血。部分病蛙肝肿大。
预防:投放密度合理,及时换水,蝌蚪苗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消毒。饲料注意保持新鲜。 治疗:外泼卫士(3~4亩·米/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内服鱼血安(40kg饲料/包)+渔诺玢(40kg饲料/包,主要成分为三黄散,用开水泡半小时再拌料效果更佳)+鱼宝康(40kg饲料/包,主要成分为多维),连喂3至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