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牙鲆弹状病毒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养殖的牙鲆、香鱼幼鱼及黑鲷。病鱼体表及鳍充血,腹部膨大,肌肉和内部器官出血,造血组织及脾脏内实质细胞大面积坏死。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自然宿主仅见于赤鲈和虹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申报的疾病。
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引起的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仔、幼鱼,死亡率达90%以上。
由出血败血症病毒引起的鱼类传染病,危害鲑鱼、鳕鱼、鲈鱼、大菱鲆、狗鱼等,死亡率达90%以上。
比目鱼体表细胞增生,体色发黑。
病鱼的皮肤和鳍上有许多白色粟粒状的上皮囊肿细胞。
在流行季节发病率一般为50%,严重的塘口发病率达90%以上,甚至全军覆没。
病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